免費
本次分享從品牌的接觸點出發,分享我們工作室基于品牌需求,塑造的由小及大的品牌接觸點。
品牌接觸點就像旅行中的一座城,旅行中我們對一個城的印象來自于語言、小吃、天氣、交通、市民、菜市場、博物館、人民廣場和弄堂小巷。在與一座城市的多感官接觸中,我們獲得了這座城市的印象與體驗。
對于品牌也是如此,大眾對于品牌的認知即是來自于一個個接觸點,無論是to B還是to C皆有品牌自身的體驗鏈路。
面對眾多的品牌接觸點,我們從最開始的一個小點入手,分享我們的方法論。
01 接觸點的線性識別
從我們工作室的周年禮開始。對于三周年紀念,我們需要一份這樣的紀念品,它需要承載我們階段性的記憶,需要體現工作室的設計屬性,需要帶有工作室的品牌性,無論是在內部還是外部都能夠留下記憶點。
我們當時的紀念主題是「時間」,由這一主題,綜合前置需求,我們設計了一款創意產品——三日晷,希望收到這款禮品的人可以體驗到來自ALINE對于時間的理解,并在日后看到時依然能夠想起這一刻。
那么這是一個很小的案例了,但是這涵蓋了我們在思考品牌接觸點是思考的幾乎所有問題:
如何更好的體現我們簡潔現代的品牌性?(品牌)
如何讓20-35的群體喜歡這個設計?(傳播)
怎么樣的視覺控制能使得拍照時非常好看?(傳播)
如何在100元內完成?(成本)
如何能在周年當天拿到大貨?(時間)
體驗性在哪個時刻完成?(情感)
怎樣顯示出充分的設計感?(概念)
如何在郵寄時非常方便?(實現)
如何方便留存帶來延續使用體驗?(實現)
如何把控疏密關系?如何實現功能?窩折角度如何度量?晷針如何處理?
不銹鋼材質如何看投影?如何能穩穩立住?
鏤空處的平面設計如何銜接?(實現)
我們提出了一堆問題,這些問題背后的邏輯架構是什么呢?
在一個品牌接觸點之下,我們構建了8條線:品牌線、產品線、傳播線、概念線、實現線、情感線、成本線、時間線。在構建之后,問題會變得細化。
02 從點到線,尋找無價時刻
基于這8條線,凡是能夠包含其中多點平衡的,都能達到不錯的效果。而如果在品牌創意和傳播力有機會深耕的話,就會得到更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此刻我們會面臨兩個命題,一是為委托方提供更具創意和希望感的內容,二是在有限的資源之內完成內容。在站酷獎這個案例之中,我們表面收到的委托是設計站酷獎證書,而本質上是在站酷獎整個事件之中幫助品牌打造無價時刻之時,品牌與獲獎人的觸點設計。
用線性思維考慮接觸點,通過體驗線去尋找那個可以讓人WOW的無價時刻,再對這個點全方位雕刻。
03 來到現實世界,看成本和時間
面對有限游戲,我們該如何做?
在趣加十周年禮盒的項目中,面臨預算成本、時間成本的考量,加之客戶屬性、創意需求、內容需求等等,我們著重抓了“概念線”作為項目前期的核心,實現線為項目后期的核心。
我們打破了通常禮盒的“開啟-獲得”的簡單體驗,為這套禮盒設計了“掀起塵土-撕開封印-推開巨門-獲得神諭”的體驗,并綜合了紙張、水泥、金屬等材質,在有限的資源之內設計了一場獨一無二的禮品體驗。
04 品牌接觸點的線性思考拆分要素
如何找到品牌接觸點所對應的那根線?我們有以下思路:
1、 確認需求中包含的品牌接觸點;
2、 找到接觸點背后那個可識別的線,可能是接觸的優先順序、可能是高光點、可能是拐角驚喜,找到接觸點之間的邏輯關系;
3、 判斷哪些品牌接觸點最可能成為觸動大眾的點;
4、 成本評估,利用累計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