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費
19623人看過
為進一步推動廣東設計站在國家戰略和文化的高度爭創新優勢,促進設計與文化的深度融合,建立廣東特色的創新設計生態,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擬以“多思的實踐者”為名推出系列論壇活動。
中國文化主體定位下的設計思考與廣東設計再出發。
會議日程
14:30-15:30 制造業創新設計發展的國家戰略
演講嘉賓:王曉紅
15:30-16:00 現代設計思維及中國方式
演講嘉賓: 方海
16:00-16:30 嶺南文化特質與廣東工業設計
演講嘉賓:肖寧
16:30-17:00 中國設計的文化主體堅守與再出發
演講嘉賓:渠巖
演講嘉賓
王曉紅,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、《全球化》副總編,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、商務部服務貿易專家委員會委員,《服務外包藍皮書》主編、《工業設計藍皮書》主編。
長期從事國際貿易與投資、服務經濟專業研究,主要研究領域:國際貿易、跨國投資、服務外包、服務業、文化創意、工業設計等。
主持參與部級科研課題30余項:主持和參與國家發改委、商務部、工業信息化部、科技部、中央政策研究室、國家知識產權局、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等課題。承擔《“十二五”中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綱要》、《制造業創新設計發展行動綱要》編制工作。
方海,現任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,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
自1981年在南京工學院(后更名東南大學)學習建筑學并于1985年和1988年分獲建筑學學士和碩士學位。于1991年至1995年任南京軍區建筑設計院海南分院院長,同時繼續進行建筑與家具及工業設計等領域的研究。自1996年方海開始在芬蘭、瑞典攻讀博士學位, 其主要課題是現代家具設計研究,同時研究北歐當代建筑與工業設計及相關史論。從1997年起,方海開始與芬蘭設計大師約里奧·庫卡波羅合作,在建筑、室內、家具及燈具設計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工作。于2004年方海在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獲得藝術與設計博士學位,自2005年在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擔任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。于2005年被芬蘭建筑協會授予“文化成就獎”。2016年5月榮膺芬蘭總統Sauli Niinisto授予的“芬蘭獅子騎士團騎士勛章”。
自2004年起與芬蘭建筑大師拜卡·薩米寧及芬蘭設計集團進行多方面合作,同時多次參與主持芬蘭國家外貿局Finpro和芬蘭國家設計基金會Tekes的科研項目。2013年作為廣東省第三批引進創新科研團隊——“工業設計集成創新科研團隊”的核心成員引入廣東工業大學。
渠巖,當代藝術家。現任廣東工業大學城鄉藝術建設研究所所長、研究員。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、碩士生導師。中國礦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客座教授。順德區榕樹頭鄉居保育基金會顧問。
渠巖作為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前衛藝術家之一,從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投身于中國現代美術新思潮運動,倡導獨立自主的藝術精神。 1992年起赴歐州學習工作,任捷克布拉格美術學院教授,講授東方藝術。 于1997年回國,現定居北京生活與創作。
從2007年起,渠巖開始了雄心勃勃的藝術推動鄉村復興計劃和實踐,一切傳奇的開端是從山西太行山的一個古村落許村開始,渠巖延續上世紀先哲知識分子下鄉的傳統,作為自愿者長期深入許村,從身體力行的在許村撿垃圾開始,影響和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質,到保護和修復傳統民居和建筑,再給許村注入新的文化元素,作為重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與信仰的實驗基地,渠巖提出了“創造新文化,救活古村落,延續傳統文明,推動公民社會”。用“藝術推動村落復興”和“藝術修復鄉村”的手段,通過幾年的努力,渠巖將許村建成了具有國際影響的國際藝術村及藝術家創作基地,成為研究中國鄉村運動以及藝術修復鄉村的重要現場。
王長百,當代藝術家,《許村論壇》主持人。
2010年以后,積極投入許村藝術鄉建活動與理論研究,2012年主持了《中國鄉村運動與新農村建設》的許村論壇,并開始探求中國傳統文明的神性與信仰成因,尋找今日鄉村危機中的文化復興之路。
肖寧,1972年生,祖籍廣州石井。擁有汽車工程與工業設計的復合型教育背景,是國內首批認定的高級工業設計師、十佳杰出設計師之一,也是廣州市最早從事汽車設計的專家,開創并引領了傳祺品牌的工業設計創新。現任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,主管汽車產品與技術的企劃、設計和研發。
具備扎實的工程背景與獨到的用戶導向開發(UCD:User Centered Development)理念,善于整合工業設計與工程研發以及市場需求,創造性地解決矛盾,使品牌內涵與產品體驗相結合,價值得以提升。積極倡導設計思維(Design Thinking)與iNPD(integrate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)創新方法,積極傳播設計創新“水土觀”與嶺南設計文化。
從事現代產品、汽車的設計與研發近二十年,親自或主持產品設計超過100項、整車內外造型十余項、平臺研發1項。具有豐富的國際合作與海外工作經驗,其成果對國內多個行業的自主創新轉型產生了重大和深遠的影響,在汽車和3C產業尤為顯著,如華為路由器、華帝火炬、廣汽豐田首款EV轎車領志i1、廣汽傳祺GA5/GS5/GA3以及AF平臺/架構開發等。
胡飛,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,常務副院長,博士,教授。廣東省引進創新科研團隊“工業設計集成創新科研團隊”核心成員、廣東省“千百十工程”省級培養對象。兼任中國體驗設計發展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信息交互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、廣東省可持續設計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等職。
扎根于我國制造產業,致力于以用戶為中心的集成創新設計研究與實踐。先后承擔國家級、省部級課題20余項,出版著作、譯著11部,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,參與科研項目經費累計逾3000萬元,產業化成果逾26億元。2016年榮獲“光華龍騰獎——中國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”稱號,并入選2016年度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青年學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