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16國際體驗設計大會上,frog 創意總監 Franco Papeschi先生接受了我們的專訪。采訪中,Franco談及frog 的工作流程、調研過程以及設計團隊建設等問題,他認為設計師一定學會把握先機,才有可能了解未來的發展前景和抓住機遇。此外,他還給予了年輕設計師們應該如何取得成長方面的建議,以及告訴新人設計師們,frog 希望擁有的是什么樣的人才。
訪談精彩內容節選
· 我們不只要深入了解行業現狀,還會預測它的未來發展,掌握未來的發展趨勢,我們的目標不是預測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子,而是要知道未來為什么會變成那樣,是什么驅使它變成那樣
· frog的設計師每天都保有好奇心,這種好奇心讓我們的活動不僅僅停留在娛樂,更多的是激勵大家創造優秀的設計
· frog在招聘時喜歡有一技之長的人,他們要具備一項頂級的能力,同時又能偷師分析人員的技能,學習研究人員的工作
這個訪談有哪些干貨
· 了解在frog工作是種怎樣的感受,從而理解作為設計師的工作流程
· 了解frog對設計師有怎樣的要求,理解設計師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
· 了解frog是如何去培養設計師的,學會在設計過程中如何把握先機
訪談圖文實錄
· frog的工作流程
我們的工作基本都是根據項目來的,接到項目就要幫企業或創業公司解決問題,大多是商業方面的。例如,如何幫助人們提高生活品質和健康素質?如何在市場上投放新產品?諸如此類。這時候我們先要理解問題的本質是什么,這個過程中通常會有更細節、更深入的問題需要我們自己挖掘。
多年前我在一家設計服務公司工作,那時的公司一開始接觸客戶時,就會提出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,為的是給客戶留下深刻印象。我覺得這反而讓我們的工作貶值了,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背景資料。在給出方案之前,如果沒有理解客戶公司遇到的問題,理解用戶,理解項目的深層問題,那么你只是個點子工廠,每個點子看起來都不錯,想要多少點子都有。
但這不是frog要做的。我們和客戶接觸會以對話的方式開始,我們會問,你們的問題是什么?你們想要解決什么問題?公司的發展目標是什么?你們想從我們這邊獲得什么?怎樣才能讓你們放心與我們合作?需要我們提供以前做的相似項目作為參考嗎?如果需要,我們會展示一些我們曾做過的相似的項目,讓客戶看到我們對這個領域的了解。
至于我們是否要表達自己的觀點,是否要表達對某一行業前景的看法,如果客戶需要,我們會做調研,去探究。我們并不是提供新的點子,而是研究這個領域的發展前景和發展動力,通常我們會以工作坊的形式結束這個環節,并讓客戶來進行評估。
這個環節往往會發生很多趣事,我們會讓客戶參與到一系列設計活動當中,嘗試以更為協作的方式,把他們的疑問、難題和機遇一一提取和剝離出來,我們會采取很積極的策略,既會研究前人做過的調研,同時也自己開展調研工作。
我們去人們家里,去他們生活的地方,觀察他們在做什么。我們試著去理解,去問自己他們為什么這樣做,去挖掘他們行為背后的驅動力,分析他們自己也不清楚的生活中潛移默化的行為。這是我們大多數項目的第一步。
我們嘗試定義是什么讓人活著?什么讓人高興?什么讓人面對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?從這些問題中獲得洞見和創意,然后反饋給設計師,并且開始解決問題,這通常離不開我們和客戶的相互協作。到了這個階段,我們會進行一個創意工作坊,把調研階段的所有創意和洞見在討論中呈現,進行頭腦風暴,思考解決方案來匹配這些洞見。
在創意工作坊的開頭,大家會提出自己的創意。這很好,因為創意是必須的,我們需要有創意的人,我們需要能帶來價值的人,通常做頭腦風暴的以設計師和調研人員為主,他們研究此類問題多年,可能經歷過很多項目。
無論是在frog還是在我以前工作的公司,你都會看到這種情況,公司的人會自問:我們以前也這樣做過啊,我們已經用過類似的方法了啊……這時候大家會產生懷疑,有些人會說“這和我們之前做的差不多嘛”。
這種情況下,非常重要的一點是,不能因此否定現在的解決辦法,而是應該分析和反問,如果我們曾經這樣做過,那么當時的結果是什么?為什么沒有效果?然后再換一種方式解決問題。相較于感到沮喪和放棄,這時候更應該做的是設計新的概念。
第一階段的創意和概念開發完成后,我們會加入盡可能多的細節,制作原型,盡量讓解決方案切實可行。如果不這樣做,就無法給客戶公司提供足夠的價值。所以這個階段叫做設計階段,或者設計實現階段。
我們要開始添加不同層次的細節,樂此不疲。我們需要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合作,用戶體驗設計師、交互設計師、工業設計師、繪圖設計師,甚至是建筑設計師等等,還有開發者或者創意技術人員,這取決于項目的焦點是什么。
· frog的調研過程
frog一般有兩種研究方法:一個是定性研究,在你想真正參與研究的人身上去了解和學習,而不是發成百上千份的調查問卷。選擇10,15,20,最多30人,真正花時間和他們接觸,2小時、3小時或者半天,這時候你不會問一些是或否的問題,而是問他們平時做什么,他們每天怎么過。
你心里面肯定有幾個問題,需要把對話往那個方向引,無論是環境污染,還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學習的東西,無論是金融服務,還是理財方式,你從一連串問題開始,延伸到方方面面,做真正的研究。
在研究范圍內,你問得越全面越好,這通常要花一些時間,大概2、3個小時,去了解他們如何理財,他們經濟上遇到困難怎么去借錢、去貸款。他們向你訴說自己的故事,把你當成朋友,有時候甚至留你吃晚飯,你們會建立更緊密的聯系。這種定性研究能讓你了解人們居住的環境,人們工作的環境,以及其中發生的事情,如我之前所說,你要了解那些沒有說出來的部分,會讓你了解更多的東西。
有個例子我記得特別清楚,我們和一位女士討論園丁工作,修剪雜草、維護花園,她用著一臺難以操控的機器,真的很難控制,但是她卻說“看到了嗎?這特別好用”。誰都可以看出來那機器很難用,但是她卻說好用,這讓我們想了很多,對人們來說什么是好用?是不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?還是因為他們還沒有見過更加好用的產品?這件事情就激發了很多對設計頗有裨益的問題。
定性研究的關鍵是找到好用戶,找到真正對研究有幫助的用戶。我見過的最好的用戶,不是普通的大眾用戶,雖然從盈利角度上來講他們很重要,但你要關注的是分布在兩個極端的用戶:一端是對產品不滿意的用戶,甚至是根本不使用你產品的人。
不管是因為買不起,還是不感興趣,他們都是重要的研究對象,可能他們和你的用戶有著同樣的煩惱,但他們用其他產品來解決問題。或許你的產品太貴了,他們就用Excel電子表或其他東西代替,你可以從他們使用的替代產品上學習,把學到的東西融合到自己的產品。
我們尋找用戶使用產品的驅動力,對于我們自己的用戶,我們找那些喜歡分享趣事的人。在用戶篩選時,我們要弄明白他們是否喜歡聊天,我們是否能和他們成為朋友,他們也許不是最好的用戶,但如果他們能讓我們知道,他們怎么使用產品,產品有何問題,他們就是調研的最好人群之一。
同時你也可以研究超級用戶。他們對你的產品了如指掌,使用起來輕車熟路,他們是你產品的擁護者,也是骨灰級用戶,了解產品的所有功能。在他們身上,你可以了解到,是什么讓他們這么愛你的產品,你并非只為他們設計產品,也不可能只為他們設計產品,他們緣何擁護你的產品,值得了解。這就是我們的定性研究。
另一個就是定量研究。我們要面對很多數字,但做的不止是數據統計調查,不止要弄明白產品的使用頻率,當我們有一系列設計,我們會把它們分解成一個個要素,觀察用戶選擇某個要素的原因。
所以我們會有一系列定量研究,也有針對某一領域的策略專家,這不僅在項目初始階段有價值,幫助我們理清設計要關注的領域,同時,在項目尾聲,客戶公司通常會說:“OK,這個設計不錯,但我怎么確保它會受歡迎?怎么確保它會有市場?”如果客戶公司問了這個問題,你就得回答或者用數據來證明,這時候定量調研的結果就能發揮作用了。
· frog如何把握先機
第一,frog的設計師每天都保有好奇心。我們有很多郵件往來,在微信、Slack上的交流也很多,大家好奇于五花八門的東西,不斷發布新鮮有趣的事情,這樣的交流讓我們更加團結。我們彼此分享自己或他人的故事,我們在全世界有五六百人,大家不斷往來郵件,談天說地,分享有趣的故事。
第二,我們給客戶做項目時,或者我們準備開始做項目時,我們不只要深入了解行業現狀, 還會預測它的未來發展。frog在招聘時喜歡有一技之長的人,他們要具備一項頂級的能力,同時又能偷師分析人員的技能,學習研究人員的工作。所以,設計師可以掌握未來的發展趨勢。
同時,在frog不僅有設計師,我們還有戰略分析師、研究人員和技術專家,憑借他們的能力和合作,我們就能預測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。我們的目標不是預測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子,而是要知道未來為什么會變成那樣,是什么驅使它變成那樣,這才是我們要做的。我們有一套預測方法叫做trans-great,我們希望能為未來的研究人員鋪路。
第三點,想要了解未來,抓住未來的趨勢,要做內部項目。不忙著做項目時,不忙著實踐如何設計未來時,開展內部項目,做些小的技術試驗,比如誕生于frogLabs的Yibu這款兒童教育玩具就是個有趣例子。
起初是當做概念產品做的,卻收到很好的效果,帶來很多啟發,不論是通過觀點來說明發展機遇,還是對當下設計模型的研究,或者是可穿戴科技的的研究,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frog未來的機遇和發展前景。
· frog的團隊建設
每天我們都在建設團隊,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是在建設團隊。每天下午4點,我們有咖啡時間。因為每天的工作都很緊張,我們的頭腦在4點已經累了,所以我們需要休息一下。我們嘗試每天都有些新東西,會玩個小游戲、分享趣事,有時讓大家分享一下假期的活動。最近,我們分享的是歌單。有天有個同事想要分享對他工作有幫助的十佳歌曲,另一個就說想要分享自己調研時的歌單,然后其他人也分享他們的音樂,于是我們有了很多歌單。
我們有討論書的人、討論足球的人,也有討論生活趣聞的人,不限于設計相關的話題,而是要把好奇心融入設計,就像你對某件事感興趣,你就會去挖掘其與眾不同之處。彼此了解了對方的興趣,就有了更親密的關系,所有這些活動,都是為了拉近設計師之間的距離,不僅僅是frog的設計師,還有一同合作的其他設計師。
所有frog的同事都有好奇心,這種好奇心讓我們的活動不僅僅停留在娛樂。我們在全世界都有frog的專家,遍布西雅圖、紐約、倫敦、阿姆斯特丹,你可以和他們交流,對在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,獲得第一線的視角,這對我們很有用,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有趣起來。這不只是娛樂,而是激發靈感,時時保持好奇心。
和谷歌或其他公司不同,frog設計空間的設施不只是用來玩的,更多的是激勵大家創造優秀的設計。我們有乒乓球桌,有Nerf玩具槍,有人會組織日常瑜伽課程,有人做平板支撐,和大辦公室不同的是,我們設計空間有趣味,也能激發靈感,這是我們的獨到之處。
我們還有更多正式的團隊活動,通常是工作坊形式的,與創意設計相關。我最喜歡其中的團隊躍升環節,跟客戶合作初期這很有價值,它能把有不同想法、不同性格的人聯結在一起,你要坦率直接,去發現同事的優點,或許是邏輯方式,或許是情感豐富。
團隊躍升里面有一個小游戲:你會把自己比作哪種動物?如果變成動物,你會是什么?我聽到了很多很棒的故事,有的人會虛構一種動物,有人會用平時常見的動物,但他們都通過這些動物的故事,展現出了自己的性格。大家真切地感受到,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,一起努力解決問題;我們不是拼裝在一起的機器,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協作。
· 成為frog 的一員
我可以給你現實層面的答案,也可以給你理想層面的答案。現實層面來講,我們每年或每兩年會找實習生,所以實習是成為正式員工的第一步。如果你是學生,實習可以讓你了解frog設計到底是什么,什么值得我們高興,什么能帶給我們成功,什么不能;如果你是學生,實習可以讓你通過在公司工作深入了解這個行業。
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僅是工作,也是學習,從世界上最好的設計師身上學習。我不是說自己,我們公司的其他設計師比我更優秀。這是我們現實層面,我們也樂于吸納學生實習生,如果沒有學生,沒有初級員工,沒有那些充滿激情的新鮮血液,我們無法存活下來。
從理想層面,情感層面來講,取決于你想做什么樣的設計。如果你是學生或者剛畢業,你想要做什么樣的設計?如果你有定義設計行業的激情,適應工作內容和方式的不確定性,那么來frog工作是很好的選擇,因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特點,我們每次都要發明新的工作方式, 因為我們每次面對的挑戰都不一樣。
我們很少有機會做同樣項目,所以我們要有靈活性,我們需要能適應不確定性的員工,作為一種心理素質或者職業能力,學生實習生也要能適應這種情況。你需要時時更新工作方法,從加入公司那天起就要意識到,每天都要學習新的東西。
作為創意總監,每天走進辦公室開始,我就知道這天結束時,我會學到一些新的東西。我們需要不同的能力,我們有交互設計師、研究人員和工業設計師,在這些條條框框背后,我們想要的很簡單,就是出眾的能力或者巨大的潛力,同時要有創業精神,適應工作中的不確定性,渴望接手自己的工作。
我在上海和其他工作室見過這樣的實習生:他們能夠享受接手設計項目的一部分工作,他們在設計方面體現的才能、抱負和動力,這種做出優秀設計的熱忱,正是我們想要的。所以如果你是設計專業的學生,想要來frog實習然后工作的話,你要展現的不只是設計的表面功力,這是遠遠不夠的。你要展現你想為世界創造什么,你想在世界上改變些什么,你如何用設計去實現它。
目標聽眾
· 有志于體驗設計的設計師
· 產品經理及用戶研究人員
· 企業管理者、創業者及投資者
· 設計愛好者和設計學生
0人打賞
機構簡介
Franco在上海青蛙擔任創意總監,擁有超過13年的專業創作經驗。他領導的跨學科團隊推動組織的發展,增進人們的經驗。
加入青蛙之前,Franco曾在EF學習實驗室擔任體驗設計總監,鼓勵他的團隊研究更好的辦法讓人們去學習新的語言。他還擔任過網絡基礎項目總監,創建了非洲創新實驗室:社區催化劑,培訓中心和孵化熱點,轉化創意為創業企業所能使用,產生對當地社區有益的可持續服務。
Franco熱衷于把創新推向世界。隨著時間的推移與與日俱增的白發,他領導的設計團隊,開發團隊,研究團隊,帶來更大領域的改變與創新。
這里擁有全球領先的用戶體驗創新知識。全網獨家,更權威,更全面。
每一年,來自全球領先企業的專家、CEO們都給我們分享最成功的案例、方法與前瞻觀點。幫助數以萬計的從業者們解決產品、設計、運營、技術、管理等5大內容類別的困惑與瓶頸。在這里,你可以觀看500+國際體驗設計大會高清權威視頻課程。
IXDC帶你建立全球視野與能力,解決專業困惑與職場瓶頸,足不出戶汲取讓你成長的海量知識。聯系在線客服:18826260168